第(3/3)页 “行了,快点回家换衣服,然后上我家吃火锅去,暖和暖和。” 回到家的时候,刚一到门口。 陈光阳就看见了三小只缩成一团,手拉手站在院门口。 三小只远远瞧着三个“泥猴”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暮色苍茫的甸子边晃悠过来。 大龙还算稳重,小雀儿捂住了鼻子,二虎则直接嚷开了:“妈呀!埋汰叔你掉酱缸里啦?咋比大屁眼子滚完烂泥还埋汰!” 二埋汰有气无力地哼哼一声,连瞪眼的力气都没了。 媳妇沈知霜早就听见动静迎了出来,一看二埋汰这造型,惊得“哎呀”一声,赶紧招呼:“快!快进屋!锅里烧着热水呢!” 三狗子帮着把二埋汰架到仓房门口。 陈光阳从院里水缸舀了几瓢水,怼了点热水,然后试了试水温。 哗啦一下兜头泼下去。 “忍着!我给你搓!” 陈光阳抄起旁边刷锅的炊帚疙瘩,这是一种用高粱穗或者是迷子扎的刷锅工具,也顾不上脏不脏了,沾着水就朝二埋汰后背招呼。 三狗子也找了块破麻布,帮着搓胳膊腿。 温热水混着泥汤子哗哗往下淌,二埋汰干冻得上下牙打架,浑身筛糠似的抖,嘴里还不忘念叨。 “轻…轻点哥…皮…皮要掉了…操他个妈的…那坑…坑里啥玩意儿啊…又腥又臭…” 足足泼了五六瓢水,搓了半晌,才勉强把二埋汰从“泥塑”还原成个“湿人”。 陈光阳把自己一套旧棉袄棉裤扔给他:“赶紧换上!别真冻成冰棍儿了!” 他自己和三狗子也胡乱拿凉水抹了把脸和手,冻得直呲牙。 屋里,炭火烧得正旺的铁皮炉子上,坐着一口咕嘟咕嘟冒泡的大铁锅。 红亮的汤底翻滚着,里面沉着几块羊蝎子骨和几片老姜。 香味儿混着蒸汽,霸道地驱赶着门缝里钻进来的寒气。 “快上炕!炕头热乎!”沈知霜招呼着,把洗好的白菜、冻豆腐、粉条子,还有一小碟从地窖拿出来的酸菜丝,都摆上了炕桌。 大龙懂事地把家里的药酒也拿出来,摆上三个粗瓷碗。 陈光阳看了看二埋汰。 二埋汰穿着陈光阳明显小一号的棉袄棉裤,袖口裤腿都短一截,看着有点滑稽。 一旁三狗子脱了湿冷的棉鞋,一股脑挤上滚烫的炕头。 冰凉的脚底板一挨着热炕席,三人同时发出满足的叹息,感觉冻僵的骨头缝儿都舒展开了。 “喝口酒,驱驱寒!” 陈光阳给仨碗都倒上,琥珀色的酒液在碗里晃荡,辛辣的酒气直冲鼻子。 “操他姥姥的…可算活过来了…” 二埋汰端起碗,手还有点哆嗦,也不碰杯,仰脖子就灌了一大口。 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一路烧下去,呛得他一阵猛咳,眼泪都出来了。 可脸上那股子死气儿终于散了,泛起点活泛劲儿。 三狗子也喝了一口,哈着气:“妈呀,这一下午,跟做梦似的…五十块钱一斤啊,差点把命搭上…” 他夹起一筷子颤巍巍的豆腐,在滚开的红汤里涮了涮,也不怕烫,吸溜着就塞进嘴里,烫得直咧嘴也舍不得吐。 陈光阳捞了块羊蝎子,嘬着骨头缝里不多的肉,眼神扫过地上并排放着的三个泥糊糊的麻袋。 心里盘算着:“估摸着毛重一百二十斤出头,除掉泥草鸭蛋啥的,黄金丝…能有个八九十斤? 操,离五百斤还差老鼻子了…这破玩意儿秋天是真难抠啊…” 一想到周二喜说的“东家小孩可能需要”,他心里又有点急。 三小只也围在炕沿边。 大龙拿着筷子,斯斯文文地夹粉条吃。 小雀儿捧着个小碗,小心翼翼地吹着沈知霜给她夹的白菜叶。 只有二虎最活泛,跪趴在炕沿上,小脑袋都快探进锅里了,眼巴巴瞅着翻滚的红油汤,小鼻子一耸一耸。 “爸,啥时候下肉啊?”二虎吸溜着口水问。 “急啥?粉条白菜不香啊?”陈光阳用筷子头轻轻敲了下他脑门。 “瞅你那馋样儿,跟你埋汰叔有一拼。”说着,还是夹起一片肉,在滚汤里快速涮了几下,肉片瞬间蜷缩变白,蘸了点蒜泥酱,塞进二虎早就张大的嘴里。 “唔…香!” 二虎烫得直哈气,囫囵嚼着,美得眼睛眯成缝。 他一边嚼,小眼睛一边不老实地四处踅摸。 忽然,他目光落在了墙角那三个撑得滚圆的麻袋上。 袋口没扎紧,露出几缕枯黄纠缠的藤蔓。 “哎?”二虎好奇地跳下炕沿,凑到麻袋边,伸出小手揪出一根金黄色的细藤。 捻了捻,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,一脸嫌弃,“爸,你们弄这破草根子嘎哈啊?这玩意儿我老多了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