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我儿当报这知遇之恩。我们忠义人家,讲的是一身报国!我也没别的送你,你就把我脱落的牙拿几颗去吧’。那老太太说着,打开她随身带的一个小红匣,里头仅是一颗颗的牙齿。” “你拿了没有?”毛泽问。 “我看她保管的这么好,知道这一定是她心爱之物,就没好意思拿。可那老太太非让我拿不可。旁边那个大姐也劝我说:‘拿吧,多拿几颗,对你有好处。’我就拿了一颗。” “嗯,那后来呢?” “后来,那个大姐姐就送我出了门。还让我坐在一台八人抬的大轿里。那个大姐姐对抬轿的人说‘这是毛老爷,你们要小心侍候。’我觉得好笑,一笑,就给笑醒了。” 毛泽迷惑不解,不知这梦是兆福还是兆祸。但三儿子能在风水宝宅上安安稳稳睡了一夜,说明他有福气。于是,就在那上面盖了房子,指名让毛鹏住。 人们说,毛鹏是杨六郎转世。佘太君的牙是宝牙,一颗牙主凡间一代官。因为杨六郎心疼母亲,只拿了一颗。所以,毛鹏坐了八府巡按以后,毛家再没出出过做大官的。 替父对对联 毛鹏自幼聪明过人。在他的故乡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他替父对对联的故事。 毛鹏的父亲毛泽,在县衙里当了个文书一类的小官。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,毛泽陪县太爷观看走马灯。走马灯停后,县太爷一时高兴,即兴吟了个上联,要求毛泽对出下联。其上联是: “ 走马灯灯息马歇” 毛泽苦苦思索了一夜,也没对出来。觉得有失体面,就告假回了家。因为心里有事,回家后也整日里闷闷不乐。 毛鹏的母亲见状,就追问道:“你这样愁眉苦脸的,难道在外面被人欺负了?” 毛泽“咳”了一声说道:“倒是没人敢欺负我。是我自己文采不济,对不出县太爷的对子,故此烦恼。” 夫妻二人的对话,被在一旁读书的毛鹏听进耳朵里。他放下书,对父亲说:“爹,是什么样的对子,说与孩儿,也许孩儿能替你对出来。” 毛泽说:“县太爷出的那上联,是见景生情即兴而吟,堪称绝句。就像唐朝的戴叔伦陪先生到郊外游玩,走到一个叫白店的地方正巧遇见一只白公鸡在叫,那先生吟了句‘白店白鸡啼白昼’一个样。” “这有何难,”毛鹏不以为然地说,“戴叔伦不是和了句‘黄村黄狗吠黄昏’嘛。只要有上联,就能对出下联来。” “唉!你小孩子家不知高低。你知道戴叔伦的下联是怎么对出来的吗?那是他思索了一天,一直思索到太阳偏西,当走到一个名叫黄村的地方,恰巧碰见一只黄狗窜出来对着他们狂叫,那戴叔伦才触景生情对出下联来的。可是,像这样巧合的机会又有多少?” “可是,到现在你还没有告诉我上联是什么呢?”毛鹏不高兴地撅起了小嘴儿。 毛泽见状,就把县太爷出的上联说给了他。毛鹏听了,也觉得这上联把灯节写绝了。沉思一会儿,问父亲说:“灯会上除了走马灯,还打没打旗子?” “打了!县衙的走马灯队就打着旗子。”毛泽回答。 “旗子上有画吗?”毛鹏问。 “有。上面画着一只大老虎。” 毛鹏想了一会儿,忽然高兴地说:“有了,下联可以对成‘飞虎旗旗卷虎藏。’灯会散了,灯息了马歇了,旗卷起来,旗上的老虎也就藏起来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