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一章 毛鹏的传说(三)-《带着神龙回娘家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在这个西南角上,有一个灵棚,是枣强县的官员百姓们为迎接毛鹏的灵柩而搭的。灵车一进灵棚,这片乌云便突然不见了。

    人们说这是毛鹏的英灵感动了上帝,上帝派黑虎星来给他遮日罩棺,不让他的尸身在光天化日下暴晒。

    人们见神灵尚且如此,于是,就一起动手搭起灵棚来。从棘津州城南关的西南角上起,一直搭到后王常村东的墓地上。全程近二十公里。

    后来,人们又在棘津州城南关西北角上停灵的地方,为毛鹏修了一座庙,取名“玄坛庙”,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七——也就是当年毛鹏的灵柩来到此地之日举办庙会。

    会上除物资交流外,并有大戏、杂耍等。会期七至十天,赶会的人山人海。

    威名护驾

    明朝时,山西雁门关是紧要关口。雁门关以外,是少数民族聚居地。少数民族对明朝的统治不满,经常入关反抗。

    皇上提毛鹏右副都御史,督镇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都察院。毛鹏凭着兵多势众又指挥有方,一去就镇住了关外的少数民族。

    毛鹏死后,雁门关失镇守,少数民族就趁机打进中原。官兵们抵挡不住,很快就攻到了北京。吓得皇上浑身发抖,战战兢兢地说:“哎呀,要有我毛爱卿活着该有多好啊!”

    皇上话音刚落,就听“毛鹏”大声说道:“陛下勿惊,毛鹏在此。”人随声到,“毛鹏”身穿朝服上了城楼。

    少数民族见毛鹏还活着,赶忙撤兵缩回了关外。

    原来,那个“毛鹏”是一个长相酷似毛鹏的战将装扮的。

    皇上见毛鹏如此有威望,甚是感激。下旨在雁门等各个主要关口及其陵墓都修上了神道碑,刻上毛鹏的身世生平。不论什么官,凡路过此碑,文官下轿,武官下马。

    李莲英毛公墓前惊魂

    清朝末年,慈禧太后垂帘听政。她的宠臣——大太监李莲英仗着主子的权势,横行朝廷。把个光绪皇帝也不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李莲英在皇宫待得不耐烦了,就到各地去风光。当他来到后王常附近时,先行官报道:“前面有明朝巡抚毛公墓一座,路有神道碑,上刻嘉靖帝圣旨,公公是否下轿?”

    李莲英一听,那圆脸儿就拉长了。心里说:“我虽是太监,但权力却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连当今皇上都敬我三分。一个三百多年前的小巡抚又能奈我何?”就摇了摇头,继续往前走。

    当轿离神道碑还有十几步远的地方,忽然起了一阵旋风,把轿顶子给掀上半空。李莲英也被飞沙迷了双眼。

    这一下李莲英可害了怕,赶忙走下轿,冲着毛鹏墓就磕起头来。霎时,风停沙住,一切又都恢复正常。李莲英却吓出一身冷汗,回去后病了好些日子。

    据说,李莲英还真接受了这次教训,从此后,凡遇神道碑,他老远就下轿步行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