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二章 代嫁(二)-《带着神龙回娘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般的新媳妇都做不完这三样活。也有手儿特别快的,做完活,按顺序叠好:把裤子放在下边,袄放在中间,帽子盖在袄上,回门前交给婆婆。这叫“盖了帽”了。

    这个新媳妇就被誉为“巧媳妇”,受到家里人和邻居们的称赞。

    所以,能以做完帽子又是每一个新媳妇的愿望。

    亓晓婷也遵了乡俗,从婆婆手里接过三块布料,信心百倍地做起来。

    别看只有一天时间,也单纯不了,时不时来一拨看新媳妇的,亓晓婷只得撂下手里活计,陪着人们说话。

    所以,能以做好这三件的却寥寥无几。也就成了新媳妇们众心所向努力争取的殊荣。

    王二呆的嫂子张焕巧,很是要强。结婚时,一心想做成三件活儿,落个“盖了帽”的巧媳妇,把自己的名字与名誉联合在一起。

    怎奈手不争气,紧赶慢赶,帽子只做了一半儿,天就大亮了,只好把没完成的活儿交给婆婆,落了个终生遗憾。

    张焕巧见傻小叔子娶了个比自己漂亮的媳妇,已是产生嫉妒之心。心中暗想:要是在针线上也压着自己一头,做完了三件活儿,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就得动摇动摇!说什么也不能让新媳妇把三件做完了。

    吃过早饭以后,张焕巧抱着两岁的儿子,还叫了个作伴儿的叔伯妯娌,一块儿来找亓晓婷说话。

    “两位大嫂来啦”。亓晓婷忙站起来让座。

    这两个人都是接亲的喜娘,昨天下午在屋里说笑了一下午,亓晓婷与她们认识。

    “哟,都做了这么多了。针脚真齐整,活真好!看来,不用拜旮旯了。”张焕巧把儿子放在床上,拿起亓晓婷快要做成的裤子翻看着,夸奖着。

    “什么拜旮旯?”亓晓婷没听懂,以为又是什么风俗,不由问道。

    张焕巧却笑得“哏儿哏儿”滴,怎么问也不肯说。

    叔伯妯娌笑着对亓晓婷说:“是说新媳妇做活儿的一个笑话。”

    “你给我讲讲,如何?”亓晓婷要求道。

    讲故事总比开玩笑好。这些过来的老媳妇们,说起荤()话来一溜一溜的。有的甚至问他们的洞()房之事,亓晓婷真有些接受不了。

    叔伯妯娌也很健谈,又见亓晓婷人随和,有心与她套近乎。亓晓婷一问,便讲了起来:

    “说有这么一个新媳妇,本来不会做针线,又不好意思说。新婚第二天早晨,就拿了一块裤料回了自己的房间。

    “新媳妇虽然没做过,但听见说过,做裤子要叉裆压缝。(早年间的裤子,都是叉裆压缝上裤腰的。其中,叉裆压缝是做裤子的关键,沾了一多半针线)。

    “白天,当着人没敢做,晚上没人了又不会做。不由想起在娘家跟着母亲求神拜佛的情景来。

    “以为那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的生活是求神取来的。就冲着墙旮旯拜起来。一边拜还一边祷告说:‘叉上裆,叉上裆,上俺娘家烧柱香。’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