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三章 代嫁(三)-《带着神龙回娘家》
第(3/3)页
冯四小姐调皮,猛然间快摇了几下,王二呆赶忙把好几个饺子都塞进了嘴里。
冯四小姐又开始慢慢地摇,过了一会儿又快摇。一会儿快,一会儿慢,不断地变换着节奏。
王二呆可受不了啦,含着满嘴的饺子开口说:
“我说媳妇,你快就光快,慢就光满。一会儿快,一会儿慢,俺吃着不得劲儿!”
人们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,不由都大笑起来。
天公不作美,下午纷纷扬扬下起大雪来。亓晓婷和王二呆,都被阻在了冯三小姐的娘家。
亓晓婷经过察言观色,发现冯三小姐的奶奶是个话篓子,也很喜欢冯三小姐。下午就缠着老太太给讲家里最有名的外孙白尚书的故事。
老太太见很好的孙女嫁了个傻女婿,觉得很对不住这个孙女。对亓晓婷也是有求必应。默默叨叨地讲了一下午才讲完。
按当地风俗,结了婚的闺女是不能在娘家与丈夫同住一屋的。亓晓婷正好抓住这一机会,在冯三小姐的闺房里整理起了白尚书的传说,把傻小子撂给冯家人去安排。
经过一夜鏖战,亓晓婷终于整理了出来,并给纵横大神也传递了一份,圆满完成任务。
由于白尚书只是个地方传说,流传的不见的很广。为了本书的完整性,现上传在这里。以下两章是《白尚书的传说》,知道的、不喜欢民间传说的朋友可以略过。
《白尚书的传说》
白尚书的老家是南宫县的南白塔村,姥姥家是棘津州的冯村。关于白尚书,在棘津州境内有这样的传说:
父母成婚
据说,白尚书的母亲小时生天花,人病得不行了。她母亲为了让她活命,就到庙里许愿说,如果她的病好了,就让她出家当尼姑。
许愿回来不久,病果然好了。于是,她母亲就把她送到姑子庙里削发为尼。
长大后,脸上的麻子坑套着坑,有铜钱大;桃形脸,两个上门牙露出唇外半寸多;黑大三粗的个子,一双大脚足有一尺二寸长。人们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“大脚尼姑”。
“大脚尼姑”在庙里耐不住寂寞,经常上家走动,央求她母亲让她还俗。
她母亲说;“你长得这么丑,又落了个这么不中听的外号,寻个什么样的婆家呀?”
“大脚尼姑”说:“娘,你没听人说嘛,‘人有奇丑,必有厚福’,三国时的诸葛亮,媳妇就很丑,不是一样当上了宰相夫人了吗?说不定我将来还能享上大富大贵呢。”
她母亲笑了笑,怕说得太直了让女儿伤心,就哄她说:“等有了合适的人家,你再还俗。”
第(3/3)页